浅谈幼小衔接 |
|||
发布时间:2013-12-16 新闻来源: 浏览次数: | |||
浅谈幼小衔接 外经贸幼儿园 罗欧 【摘要】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》中明确指出: “幼儿园与家庭、社区密切合作, 与小学相互衔接,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, 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。”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,打好幼小衔接过渡的基础,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,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,家园共同努力,为幼小衔接打下坚实基础,提高教师能力,与小学、家长合作,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小学。 【关键词】幼小衔接 家园努力 策略 一、幼小衔接的意义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,对孩子来说也是人生一件重要的事情,其学习环境、生活条件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,无论家长还是孩子,均面临新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,因此,幼小衔接自然而然地成了家长、教师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,幼小衔接也是为幼儿入小学提前做好心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工作,儿童是否愿意上小学,具有学习和交往的主动性、积极性,很大程度上将关系到入学的准备和适应状况。 二、 当前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: 1.幼儿园与小学缺少联系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。它们对孩子的学习、生活、行为等许多方面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。在不少地区, 幼儿园积极开展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, 没有主动向小学靠拢, 在教育要求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等方面尽量接近小学。但小学也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特点, 不能主动与幼儿园对接, 形成衔接上的一边倒。 2.幼儿园大班倾向小学化,忽视全面教育 有些幼儿园学校提早学习小学教材,迎合家长的片面需求,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,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、会做多少算术题,学习拼音,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、人际交往能力、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等的养成;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,而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;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,而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,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。入学初期可能会感到学习很轻松,而出现上课不专心、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,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。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, 难度的增加,“ 储备知识”用完,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,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,导致学习“没后劲”等问题。这就是幼儿园阶段超前的“小学化倾向”带来的恶果,甚至难以适应小学学习生活,出现种种逆反心理。 3.盲目的突击性 多数小学入学报名有面试环节,有的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提问,可是有的幼儿园是所谓的摸底测验,内容以知识性方面为主,并以此为依据来决定新生编班。摸底测验的成绩也成为小学教师、幼儿园、家长衡量幼儿园教育、教学质量的标准。幼儿园则不得不在大班对幼儿进行相应的突击训练,却忽略了其他方面。 4.工作的表面性 幼儿园在环境和条件的改变( 如桌椅摆放形式,课时数量、课节时间、午睡时间、游戏时间的增减) 上下工夫,而这些改变的真正目的( 如培养儿童的适应力、意志力、自制力、注意的持久性、学习的主动性、积极性等) 往往被忽略。小学和幼儿教师的相互交流也多吸取对方在教学方法、课堂组织形式方面的特点, 而在教育观念、师生关系等方面很少沟通。一些一直在幼儿园受表扬、鼓励和在商量的氛围中长大的儿童, 猛然听到小学教师的指令、批评就接受不了, 甚至因此厌学。 5、家长急于让孩子提早学习,过度望子成龙心理 有些家长关注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写字、拼音,还是算术,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否聪明,甚至有的家长竟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内容提前教给幼儿掌握,回家很少让孩子玩玩具,也不让幼儿参与劳动实践。这种只重视知识积累,而忽视孩子兴趣开发和能力培养的行为,实属拔苗助长,影响孩子健康成长。 三 、怎样做好幼小衔接 (一)幼儿园方面 1、制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,增强衔接意识 在学期初通过研讨制定符合幼儿园幼儿情况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,并制定了各月活动具体安排。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努力做到由易到难、由简到繁、层层递进、步步深入,一步一个台阶,逐渐把活动引向新的高度,幼儿的能力随着活动的逐步深入也逐渐增强。 2、开展专项幼小衔接教育研究活动,提高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(1)时间意识的培养 培养幼儿时间观念,让幼儿有能力支配自己的时间,幼儿园大班一节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, 而小学一节课的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。为了能够与小学衔接, 比如:早晨来园。老师和孩子一起确定每天八点准时到园。开始总会有一些孩子做不到,于是我们将用小红花奖励等积极的手段进行鼓励,逐步的孩子培养孩子的习惯。课间十分钟,孩子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,要逐步培养孩子形成“十分钟有多长”的时间概念,并会合理利用这段时间,比如上厕所、喝水、到操场活动一会儿。大班在集体和户外时间可适当延长,让幼儿在心理上、时间概念上有所准备。针对这一情况, 可开展一系列有关增强时间意识的活动,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, 如: “遵守时间小能手”、 “认识钟表店”、“每天给你十分钟” 等。通过这样的活动, 幼儿树立了时间观念, 并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。 (2)学习习惯的培养 首先,培养孩子有阅读的习惯,带孩子去市图书馆参观学习,也可以多让孩子去幼儿园图书室看阅读,在班级活动区域提供图书,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,如儿歌、童谣、童话、故事及浅显的五言古诗,也可以是幼儿园已学歌曲的歌词、民歌、民谣和一些外国的优秀儿童作品、中国的《三字经》等。选文的篇幅宜短小、富有童趣,让“阅读”成为“悦读”。其次,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。使孩子有学习语文的信心。多采用儿童诗识字、韵语识字、词串识字、阅读识字等途径,能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,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。第三,培养善于提问的习惯。学问学问,既要学,又要问,辅导孩子学习时,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。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,也要给以鼓励,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,不能着急。最后是正确的坐姿姿势的习惯的培养。我们通过一系列活动, 如:“这样坐对吗”“总这样坐会怎样”“比比谁坐得最正确”等, 帮助幼儿认识到不良姿态的危害, 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。 (3)自理能力的培养 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,让孩子自己来。像穿脱衣鞋、洗漱清洁、铺床叠被、整理文具、开关门窗、扫地擦桌、摆放碗筷等生活技能,都是入学前孩子应该做到的。当孩子在鼓励、示范和协助下、最后独立完成时,“我漂亮而整洁的文具盒”“我长大了!”“我的书包”“我很能干!”这样的美好感觉会油然而生,进入小学后能够有条不紊地学习和生活。 (4)任务意识的培养 培养幼儿任务意识培养的组织形式、方法是多种多样的。有老师有目的的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幼儿去完成、有幼儿在自发自主的活动中建立任务意识、有随机的教育形式等等。老师选择幼儿喜欢的内容,通过游戏,多方面、多层次地组织幼儿练习,由易到难,由少到多,循序渐进,层层递进。例如通过开展:“今天的任务”,“ 口述故事或见闻”“ 户外观察记录”等活动,坚持赏识多于批评,及时的关爱和鼓励会促使幼儿乐意接受任务,增强信心,强化任务意识。 (5)规则意识的培养 进入小学生活,有很多要遵守集体生活规则,幼儿园也可制定和执行合理的、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,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管理,保障集体活动的展开;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、集体责任感,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, 比如游戏活动就组织幼儿为各个活动制订游戏规则,幼儿玩各种游戏也要遵守规则。还应注重在各游戏中为幼儿渗透规则意识,并遵循违反了规则就要受到相应的“惩罚”的规定。这样在生活、游戏中不断强化, 使幼儿逐渐树立了规则意识。 2.做好家长工作 家庭配合也是很重要,首先,我们会召开家长会,向家长详细介绍幼儿园幼小衔接计划,介绍配合班级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。如: 为幼儿准备学习用具,带幼儿与小学生接触,交谈小学的生活学习情况;为幼儿准备学习用具,并教会幼儿使用、管理学具。其次,举办专题讲座,请幼教专家来园讲课。如讲授《幼小衔接的家庭教育》、《上小学了你准备好了吗》等等。通过讲座,让家长认识到入学准备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准备,还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,以及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,坚持性、自制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必要条件。利用“家教园地”宣传相关知识,并定期向家长发调查表,了解幼儿在家里的表现以及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法,育儿中碰到的困难和需求等,以便及时与家长沟通意见,商讨教育策略。 3、和小学建立联系 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, 幼儿园教师应带领幼儿参观小学, 使幼儿了解小学生一般情况, 让幼儿参加小学生的某些活动, 同小学生联欢和同学们的座谈会, 举办作品交流展览, 以引起幼儿入学的兴趣, 激发他们求学和效仿小学生的愿望。定期参加一年级的教学活动, 主动参与教师的教研活动, 并向小学教师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方法, 展示幼儿的学习水平, 在教育工作上做到衔接。 (二)小学方面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,小学也应该积极做好各项工作: 1、低年级环境创设上富有童趣,不应该与幼儿园距离太远,有些如:图书角等小区域,有较丰富的课间活动。在班级黑板报创设中可以运用较为夸张的童真的装饰,有孩子的画和小作业等展示。 2、小学教师应多研究幼儿教育学和心理学,也能主动来幼儿园大班感受孩子发展的情况,在教育上能从低年级孩子心理入手,有直观教具,让孩子更有兴趣上课,适应力强了才学习效果更佳。 (三)家长方面 1、家长要理解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异。幼儿园教育不论是目标、内容、形式,还是环境、师生关系、考评,都与小学教育有所不同。幼儿园教育是寓教于日常活动之中的,是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的,每个班级都有保育员和教师,负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。而小学教育则不然,有严格的作息制度和课堂纪律,许多事情都要靠孩子自己去应对,孩子在校的主要任务不是游戏而是学习,学期结束时还要参加各种考试。两个教育阶段之间的较大差异,需要家长为孩子铺路架桥,做好衔接工作。 2、给孩子打造好心情。孩子快幼儿园毕业就很向往小学生活,家长可正面鼓励孩子。比如,对孩子说:“恭喜你啊,准备升一年级了”, “把我们的身高比比,看是否又高了,得上一年级了” “我发现你更聪明而能干了,真像个小学生,祝贺你”。千万不要从反面去刺激孩子,比如对孩子说:“你不乖,就让小学老师批评你。”别吓唬孩子,让孩子恐惧上小学。 3、给孩子学习兴趣的环境。经常与孩子一起看书看报,研究图书,孩子好模仿。家里给孩子树立热爱读书看报的好环境,还要常带孩子到图书馆、书店去,在晚上睡前让孩子听故事,小故事大道理。孩子都很喜欢新奇、鲜艳的东西,家长可以用漂亮的图书、文具、书包激发他的学习兴趣。 4、提高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。自己事情自己做,早上从闹钟起床开始,自己穿脱衣服、入睡、整理床铺的能力。此外,家长还要重视培养孩子自己整理图书、文具、书包、书桌、书架的能力,使孩子能独立生活和学习。 当然,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层面,大班幼儿升入小学都会有个适应的过程。但是,如果幼儿园和小学双方共同努力,加强双向交流与互补,实施大班后期对幼儿的适应性强化训练,小学低年级教师注重教学中的衔接性改革,幼儿的适应期将会大大缩短,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也就不再成为“难题”了。
|
|||
下一篇:用爱 温暖孩子的世界 |
|||
上一篇:新观念指导下数学教育的改革与探索 | |||